留守·夢絮·芳華
“留守”初心,雨疏風驟,不辭鏡里朱顏瘦;冷月清風,繁星如沸,掬一捧星星絮夢;星星之火,璀璨燎原,踏尋欣欣芳華……
――題記
留守·新年
“當當當……”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,煙花和爆竹便齊鳴起來,一束束煙火從煙筒中噴發,像無數明亮而璀璨的流星,五彩繽紛,映在別人家窗前圍坐的家人們的笑臉上,那一點一滴,一景一幕都如此幸福和睦。
有一位孤零零的小女孩,仰望著繁星如沸的夜空,苦苦等待。如果他們都在的話,那該多好啊,女孩心想,就像――小時候那樣。她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與家人有說有笑,特別羨慕,想起她的父母……女孩的眼眶中突然掉下什么東西,潮濕地劃過她的臉頰,在干燥的皮膚上留下一道曲折的線。
在這萬家燈火的新年,女孩想起了從前……
留守·離別
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,她最終看中了一件價格不菲的連衣裙,父親卻滿懷歉意地告訴女兒,家里經費有限。她怪父親太小氣,便賭氣兩個星期沒理父親。
為了給女兒過上更好的生活,買她喜歡的衣服裙子,父親帶著母親去很遠的大城市里打工了,一年難回來一次。得知父母離開,女孩很后悔,卻來不及挽留了,女孩變得很愛哭,父母偶爾打回家的電話,各種親切的問候,她從來都只是輕輕地說:“嗯”、“哦”、“好”……從前那個愛笑的女孩,變沉默了,她怕再多說一句話,就會情不自禁地哭出來。小時候女孩一哭,父親就會嘲笑她,說這么大個人了,還成天哭鼻子。可惜這樣的話,女孩也很難再聽到了。
她怕黑,卻戀上了夜。怕痛,卻學會忍受。女孩知道,從很久以前,她就成了人們所說的――留守兒童。
所有的離別,都是一個傷感的句子,只是人們都希望離別不是句號,而是破折號,指向一個帶著笑容的溫暖明天。女孩以為——天空失去了顏色,可有人——卻點燃了她的生命。
留守·月亮
如果數不清星星的話,那就來數月亮吧。相信每個人都能在生命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意義。
他叫月亮,和女孩一樣,是個留守兒童。從三歲起,父母便把他留在親戚家,而他們去了很遙遠的城市,一個月就寄一些生活費,電話都抽不出空打。撫養的親戚也很忙,每個星期只給他買一袋最便宜的蘋果,小月亮小心翼翼地捧著那一小袋蘋果,生怕弄疼了它,讓人看見,既好笑又心疼,對于小月亮來說,這便是人間美味吧。
即使這樣的他,還是這么愛笑,傻傻的,那天真無邪的笑容,正如月亮一樣,皎潔,仿佛有魔力一般,瞬間治愈了女孩的不開心。
其實做一個留守兒童并不可悲,你并不需要用同情和憐憫的眼光去看待他們,他們在成長中學會獨立,學會堅強,是多少人做不到的。
想著這些,女孩沉沉地睡了過去。
留守·歸來
“嘟嘟嘟……”電話聲突然打破了女孩的沉思,掏出手機,原來是父親打的。
“女兒,爸爸把車停在門口了,你……”女孩似乎早有感應,抓著手機便拼命往外奔去,擰開門,站在我面前的,是父母日益蒼老的臉,日益霜白的鬢發,父親瘦瘦的,臉一笑起來,眼睛就瞇成一條縫,眼角也擠出幾絲魚尾紋。
女孩開始悔恨起自己,悔恨當初的無理取鬧,一時之間還有很多話未說出口,眼淚就早已奪眶而出。
“爸爸!”
這天晚上,父親給女孩帶來很多禮物,放了煙花,還邀請小月亮一起來吃團圓飯。
丟失已久的親情,最終在夢里找到了。女孩知道她遲早會醒,醒之后,她還是任人嘲笑的留守兒童,但她不再孤獨,因為她相信,該回來的人,遲早會回來的。這個女孩就是我——一個曾彷徨過卻最終走出陰暗霧霾的留守兒童!
也許留守兒童就像野百合一樣,卑微地生長著,常與孤獨失望、自卑與沉默相伴、沒有花樣年華,亦沒有浪漫與詩意,但卻獨立頑強。其實做一個留守兒童并不可悲,你并不需要用同情和憐憫的眼光去看待他們,他們在成長中學會獨立,學會堅強,是多少人做不到的。
白日不到處,青春恰自來。苔花如米小,也學牡丹開。“留守兒童”也同樣擁有陽光和雨露,擁有溫馨和親情,擁有微笑和快樂!其生命亦如夏花之絢爛!星星之火,亦能燎原——我愿用我的那點星火,點亮“留守兒童們”的絢爛之夢,踏尋欣欣芳華……
(汽車工程部 廖觀音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