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
一、專業名稱及(專業代碼)
幼兒保育(770101)
二、入學要求
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
三、基本學制
3年
四、職業面向
序號 | 對應職業(崗位) |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| 專業(技能)方向 |
1 | 幼兒園保育員 | 保育員(中級) | 保育員、育嬰師、早教教師 |
2 | 育嬰師 | 育嬰師(中級) | |
3 | 幼兒園,早教機構教師 | 幼兒園教師(行業) |
五、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
(一)培養目標
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,面向城鄉各級幼兒園、早教幼教機構,培養從事幼兒園保育教育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。
(二)培養規格
1.職業素養
(1)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,自覺遵守行業法規、規范和學前教育機構規章制度。
(2)熱愛學前教育事業,關愛學前兒童,誠實守信,責任心強,耐心細致。
(3)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、團隊協作能力和客戶服務意識。
(4)具有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、擇業觀、創業觀以及成才觀,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和法律意識。
(5)能養成自覺的安全意識、質量意識、成本意識和環保意識。
2.知識和能力
(1)綜合知識
具有廣泛的人文社科知識和自然科技知識。擁有較為豐富的文化底蘊、高尚的人文情懷和科學的知識、態度與精神,善于把這些知識、情感、態度和價值觀貫穿于兒童游戲與活動中,在幫助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。
(2)教育理論知識
具有較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,了解國內外前沿教育理念,能夠遵循教育規律因材施教,注重學思結合、知行統一,促進孩子成長成才。
(3)專業相關知識
具有扎實的早期教育專業基本理論知識,具有一定的教育實踐體驗,了解早期教育的前沿動態,能夠依據教育規律和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,對0-3歲兒童進行啟蒙性教育,促進0-3歲兒童全面、和諧地發展。
六、課程設置及要求
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(技能)課。
(一)公共基礎課
序號 | 課程名稱 |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| 參考學時 |
1 | 職業生涯規劃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》開設、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36 |
2 | 職業道德與法律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》開設、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36 |
3 | 經濟政治與社會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36 |
4 | 哲學與人生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哲學與人生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36 |
5 | 心理健康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36 |
6 | 語文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》開設、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| 216 |
7 | 英語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學大綱》開設、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| 36 |
8 | 教師法律法規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法律法規教學大綱》開設、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| 36 |
9 | 計算機應用基礎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》開設、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| 108 |
10 | 體育與健康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》開設、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216 |
11 | 公共藝術 (書法)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學大綱》開設、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72 |
12 | 中國歷史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中國歷史課程標準》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36 |
13 | 紅色文化 (班會) | 依據江西省教育廳做好《紅色文化》教育的通知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| 90 |
14 | 勞動教育 | 依據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(試行)》開設,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|
|
15 | 數學 | 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》開設、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| 72 |
(二)專業(技能)課
序號 | 課程名稱 |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| 參考學時 | |
1 | ★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 | 掌握學前兒童解剖生理特點、生長發育規律及健康評價;掌握學前兒童所需營養的相關知識,并了解托幼機構的膳食管理,熟悉學前兒童常見疾病及心理問題的基礎知識,掌握基礎急救措施及教育對策;了解教育環境創設及教育過程中的衛生要求,熟悉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制度,提高幼兒衛生保健實操能力 | 72 | |
2 | ★學前兒童發展心理 | 掌握學前兒童認知、情緒和情感、社會化、個性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發展規律和各年齡階段發展的特征;了解兒童發展差異形成的原因,初步掌握了解幼兒心理的主要方法;指導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和特點;學會觀察與解釋幼兒的行為,能夠正確判斷、解釋和說明有關心理現象和問題,解決一般的幼兒心理問題 | 72 | |
3 | ★學前教育基礎知識 | 掌握學前教育基礎知識和幼兒教育的一般原理,了解幼兒體育,智育,德育,美育的內容,幼兒園教學、游戲、日常生活、幼小銜接等知識。能根據學前教育發展對幼兒園教師的實際需要,學會從事幼教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學技能,會正確運用幼兒園教育基本方法與技能解釋、解決幼兒教育問題 | 72 | |
4 | ★幼兒園游戲 | 了解幼兒游戲的基本理論;能夠創設幼兒游戲環境、組織游戲、進行觀察與評價,能對多種幼兒游戲進行分類指導;能根據幼兒園活動區的需求,及時投放玩具和活動材料 | 72 | |
5
| ★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
| 語言 | 了解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,掌握幼兒園語言領域活動目標及主要內容,能根據幼兒語言活動的形式、特點,正確運用組織方法,設計并實施各年齡語言領域教育活動。能夠對有語言教育活動實效進行評價 | 36 |
健康 | 了解幼兒健康發展的特點,掌握幼兒園健康領域活動的目標及主要內容,能設計并實施各年齡段健康領域教育活動方案;并能對體育課、早操活動、戶外體育活動實施指導 | 36 | ||
科學 | 了解幼兒科學(數學)發展的特點,掌握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的目標主要內容,能根據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,并能夠阻止試試科學小實驗、數概念認知活動 | 36 | ||
藝術 | 了解幼兒音樂、美術發展的特點,掌握幼兒園藝術領域活動的目標和主要內容,能根據幼兒藝術活動的阻止方法、形式和特點設計幼兒園音樂、美術教育活動方案,并能夠實施歌唱活動、韻律活動、繪畫活動、手工制作活動、欣賞活動的阻止過程;并初步嘗試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 | 72 | ||
社會 | 了解幼兒社會認識發展的特點,掌握幼兒園社會領域活動的目標和主要內容,能根據幼兒社會活動的阻止方法、形式和特點設計、實施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活動方案,并嘗試實施認識自我、認識社會環境的組織過程 | 36 | ||
6 | 幼兒文學閱讀與指導 | 了解幼兒文學的特征和功能,掌握幼兒文學的體裁,初步了解幼兒園文學作品的特點、作用和基本結構;逐步掌握幼兒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;能夠對幼兒文學作品進行簡單的改編與創作;會欣賞與評價幼兒文學作品 | 108 | |
7 | 樂理與視唱 | 掌握正確的音準、節奏和基本的情感表達能力;能識譜演唱一般的歌曲,能聽辨和分析一般音樂作品的調試、調性、節拍、節奏、音程等要素。發展音樂聽覺和記憶;積累音樂語言 | 36 | |
8 | 聲樂 | 掌握聲樂基礎知識和歌唱的技能技巧,能分析處理一般聲樂作品。準確地表現歌曲的內涵與情感,有表情地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和幼兒歌曲,有一定的歌唱能力。 | 144 | |
9 | ★鋼琴彈唱 | 掌握鍵盤樂器演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,能正確演奏不同內容、風格的鍵盤樂器簡單作品,能完成幼兒歌曲簡易伴奏的編配,能手口協調地邊彈邊唱幼兒歌曲。 | 396 | |
10 | ★舞蹈 | 掌握我國集中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動作組合、兒童舞的基本舞步和動作組合、幼兒模仿動作、幼兒表演舞和音樂游戲;了解幼兒舞蹈的特點,能夠初步編排與指導幼兒舞蹈 | 396 | |
11 | ★繪畫 | 掌握圖案、色彩、平面設計知識;能用基本繪畫技能及簡筆畫法,臨摹、創作幼兒園活動需要的美術作品和教學簡筆畫;能偶初步指導幼兒繪畫的創作 | 216 | |
12 | ★手工 | 學會折紙、剪紙、泥工等各類手工技法,能根據幼兒園環境創設、教學活動的要求,開展各類手工制作及簡單玩教具的制作,能教會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 | 216 | |
13 | 幼兒教師口語 | 能夠運用標準或比較標準的普通話,進行一般口語交際并開展教育、教學等活動。掌握幼兒園常用口語交際的基本技能;能夠根據不同的教育教學情境的需要科學、嚴謹、簡明、生動地組織語言,具有啟發性和感染力;語言表達清晰、流暢,語態自然大方,有一定應變能力 | 72 | |
七、教學進程總體安排
課程類別 | 課程名稱 | 學時 | 學期(每學期18周) | 考核 方式 | |||||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||||
公共 基礎課 | 職業道德與法律 | 36 | 2 |
|
|
|
|
| 考試 |
職業生涯規劃 | 36 |
| 2 |
|
|
|
| 考試 | |
心理健康 | 36 |
|
| 2 |
|
|
| 考試 | |
經濟政治與社會 | 36 |
|
|
| 2 |
|
| 考試 | |
哲學與人生 | 36 |
|
|
|
| 2 |
| 考試 | |
語文 | 216 | 2 | 2 | 2 | 2 | 2 | 2 | 考試 | |
英語 | 36 | 1 | 1 |
|
|
|
| 考試 | |
數學 | 72 |
|
|
|
| 2 | 2 | 考試 | |
教師法律法規 | 36 |
|
|
|
| 2 |
| 考試 | |
計算機應用基礎 | 108 | 2 | 2 |
|
|
| 2 | 考試 | |
體育與健康 | 216 | 2 | 2 | 2 | 2 | 2 | 2 | 考試 | |
公共藝術(書法) | 72 | 1 | 1 |
|
|
| 2 | 考試 | |
中國歷史 | 36 | 2 |
|
|
|
|
| 考試 | |
紅色文化(班會) | 108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考查 | |
勞動教育 |
|
|
|
|
|
|
| 考查 | |
小計 | 1080 | 13 | 11 | 7 | 7 | 11 | 11 |
| |
專業 (技能)課 | 樂理與視唱 | 36 | 1 | 1 |
|
|
|
| 考試 |
聲樂 | 144 | 2 | 2 | 1 | 1 | 1 | 1 | 考試 | |
★鋼琴彈唱 | 396 | 3 | 3 | 4 | 4 | 4 | 4 | 考試 | |
★舞蹈 | 396 | 3 | 3 | 4 | 4 | 4 | 4 | 考試 | |
★繪畫 | 216 | 2 | 2 | 2 | 2 | 2 | 2 | 考試 | |
環創 | 36 |
|
|
|
| 2 |
|
| |
★手工 | 216 | 2 | 2 | 2 | 2 | 2 | 2 | 考試 | |
幼兒教師口語 | 72 | 2 | 2 |
|
|
|
| 考試 | |
★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 | 72 | 2 | 2 |
|
|
|
| 考試 | |
★學前兒童發展心理 | 72 |
|
| 2 | 2 |
|
| 考試 | |
★學前教育基礎知識 | 72 |
| 2 | 2 |
|
|
| 考試 | |
★幼兒園游戲 | 72 |
|
| 2 | 2 |
|
| 考試 | |
★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| 180 |
|
| 2 | 4 | 2 | 2 | 考試 | |
幼兒文學 閱讀與指導 | 108 |
|
| 2 | 2 |
| 2 | 考試 | |
幼兒照護 | 36 |
|
|
|
| 2 |
| 考查 | |
家庭教育指導 | 36 |
|
|
|
|
| 2 | 考查 | |
小計 | 2160 | 17 | 19 | 23 | 23 | 19 | 19 |
| |
合計 | 3240 | 30 | 30 | 30 | 30 | 20 | 30 |
| |
八、實施保障
主要包括師資隊伍、教學設施、教學資源、教學方法、學習評價、質量管理等方面。
(一)師資隊伍
1.專任教師須身心健康,具備良好的師德,并具有中等職業學校(高級中學)教師資格證書及專業資格證書。本科學歷以上,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15人;建立“雙師型”專業教師團隊,其中專業教師“雙師型”教師應不低于30%。
2.專業帶頭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、教師系列副高及以上職稱,從事本專業教學10年以上,具有與專業相關的高級技師職業資格,熟悉行業和本專業發展現狀與趨勢,經常性參加行業協會及各企業的相關活動。
3.專任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和終身學習能力,能夠適應、行業發展需求,熟悉企業情況,參加企業實踐和技術服務,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。
4.有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占專任教師的20%。
學校通過業務培訓、教研組活動、教學能力比賽等對兼職教師進行教學能力的培訓,通過師德師風建設加強兼職教師管理。
(二)教學實施
1.校內實訓實習必須配備的實訓室及主要工具、實施設備和數量見下表。
序號 | 實訓室名稱 | 主要工具和設施設備 | |
名稱 | 數量(套) | ||
1 | 舞蹈 實訓室 | 音響設備 | 3 |
木地板 | >340m | ||
把桿、大幅面鏡子 | >40m | ||
2 | 電鋼琴 實訓室 | 電鋼琴 | 182臺 |
鋼琴 | 7臺 | ||
2.校外實訓基地
校外實訓基地是滿足專業教學要求,具備實訓場地,配置設備應能滿足理論實踐一體課程現場的開展,保障短期實踐項目教學、頂崗實習等教學活動的實施,滿足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和實踐,全面鞏固技能方向知識及技能,能夠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。
(三)教學資源
由專業帶頭人召集專業教師及企業教師以體現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規劃的原則對所有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教學大綱,課程標準、教材選用、每門課程開發獨立完整的知識點,每個知識點配套PPT、案例素材、視頻等資源。每門課程均設計測試練習題,測試練習題覆蓋到各知識點。開發具有中等職業教育特點的游戲、仿真實訓軟件等。
開發與專業方向和行業崗位要求的教材,教材配備教學資源包,包含課件PPT、教案、教學視頻、案例等內容,作為建設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。所有課程按照圖書館配套教學輔導材料供學生借閱學習,建設能夠滿足多樣化的課程資源,創新服務供給模式,服務學生終身學習。
(四)教學方法
公共基礎課可以采取講授式教學、啟發式教學、問題探究式教學等方法,通過集體講解、師生對話、小組討論、案例分析、演講競賽等形式,調動學生積極性,為專業技能課的學習奠定基礎。
專業課程的教學組織形式應提倡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化。可結合教學內容、專業方向和學生實際,采用項目教學、案例教學、情境教學、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式,廣泛運用啟發式、探究式、討論式、頭腦風暴、參與式等教學方法,推廣翻轉課堂、混合式教學、理實一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。
(五)學習評價
學習評價是評價主體、評價方式、評價過程的多元化,學習評價注意吸收計算機行業企業參與,校內校外評價結合,計算機相關職業技能鑒定與學業考核結合。過程性評價,應從情感態度、對應技能方向崗位能力、職業行為等多方面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綜合測評;結果性評價應從完成項目的質量、技能的熟練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。過程性評價內容包括:參加學習的課時、學習過程的參與程度、過程成果、技術操作與應用。結果性評價內容包括:分小組匯報總結,上交項目實施報告,匯報演講、項目答辯考核成績等;終結性評價內容包括:技能課程成果、綜合實訓成果和頂崗實訓成果三部分。考核評價應納入一定的計算機專業相關的企業人員評價(課程成果、頂崗實習評價)。各階段評價還要重視對學生遵紀守法、規范操作等職業素質的形成,兼顧對節約意識、網絡安全意識的考核。
(六)質量管理
1.教學過程管理,即按照教學過程的規律來決定教學工作的順序,建立相應的方法,通過計劃、實施、檢查和總結等措施來實現教學目標。
2.教學質量管理,即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安排教學活動,并對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和環節進行質量控制。
3.教學健康管理,即通過教學監控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,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,提出糾正問題的建議,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,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和教師業務能力的發展,保證課程實施的質量,保證素質教育方針的落實。學校應關注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意外傷害保險,以及基本的實習生活與工作環境安全。
九、畢業要求
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,須修滿的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學時,考試科目均合格后,參加頂崗實習并獲得實習合格證書方可畢業。
十、附錄